/ 供应链金融系统/ 农业供应链金融需要解决哪些风控难题?

农业供应链金融需要解决哪些风控难题?

发布时间:2017-08-11 分类:新金融百科 来源:迪蒙科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村建设一下子成为新的资本蓝海,众多企业开始把资金投向农业供应链金融市场,并且还诞生多家主打农业的P2P网贷系统平台。虽说农村供应链金融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但是它仍存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现实难题,这些都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资产开发和风险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那么,想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需要解决哪些风险难题呢?

在小编看来,农业供应链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质押担保物贬值流通风险、业务操作及技术风险等方面,具体如下: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平台和投资人面临本金和利息受损的可能性。农业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广大的中小农户、农商、农业企业和相关物流企业等,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农业供应链的稳定性。信用风险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除天灾人祸、经营不善和市场风险等导致的还款困难外,主观因素也可能是导致违约或还款不及时的原因,甚至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都可能引发集体违约。

2、质押担保物贬值和流通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农业供应链风控比较常见的会采用担保抵押模式,一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仓储服务,这样首当其冲的就是担保物的仓储管理风险。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数目众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类似管理不当导致货物丢失,储存不当导致货物变质等问题。其次,是质押物贬值和流通风险。当借款人无法履约时,就涉及到质押物的变现,如果质押物贬值或者流动性不强,也会影响到平台的资金收回。

3、业务操作及技术风险

业务操作风险是指内部控制失灵、业务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此外,引入大数据风控管理系统的平台还面临技术故障、数据丢失等技术风险。由迪蒙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能够为企业采购、生产加工制造、销售等环节提供增信、融资、担保、账款管理、支付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措施

对于信用风险,根据审慎考察原则,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和经营业务的全方位把关。在主观层面,不仅要查看借款人的历史征信记录,还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无大面积违约和集体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在经营业务上,销售额、资金周转率和行业收益率是基本的参考指标,结合到具体借款人还要看其历史营收、经营年限、学历、婚姻情况和家庭背景等,当然,条件允许的话对其行业的短期市场情况进行预判也是有必要的。

对于质押担保物贬值和流通风险,在仓储时要与第三方进行联保,同时物流方和业务人员也要不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在担保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其贬值可能和流通变现情况,同时严格控制出借金额和担保物的价值比例(根据不同担保物具体情况,一般出借额不超过质押物市值的70%,农业供应链产品可以控制在50%左右)。

对于业务操作及技术风险,统一制度规范,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交流学习。引入大数据风控管理系统的平台,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做好数据备份,同时应对好黑客入侵、临时故障等突发情况。